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夫妻捡垃圾在城中村造了一个博物馆!

夫妻捡垃圾在城中村造了一个博物馆

时间:2024-06-26 23:59:38 来源:露红烟紫网 作者:焦点 阅读:805次

【广州城中村的记忆:艺术家夫妇收集数千门牌,打造“城中村博物馆”】

在广州海珠区怡乐社区,有一座特别的中村造“城中村博物馆”,它的博物外墙贴满了来自杨箕村、林和村、夫妻冼村等城中村的捡垃圾城2100多块门牌。这些门牌背后,中村造是博物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夫妇十六年来的坚持与努力。他们不仅收集了门牌,夫妻还保存了城中村居民留下的捡垃圾城各种生活痕迹,如老式挂钟、中村造老照片、博物婚镜等。夫妻这些物件,捡垃圾城见证了城中村的中村造变迁,也承载了居民的情感和记忆。

【城中村的守望者:陈洲和张晓静的收藏之旅】

陈洲和张晓静,这对艺术家夫妇,用他们的行动守护着广州城中村的记忆。他们的故事始于2007年,当时他们刚从法国回到广州,被城中村的活力和历史所吸引。他们不仅用相机记录下城中村的最后影像,更是亲自动手,收集了数千块门牌和各种生活物件。这些收藏品,如今在怡乐社区的“城中村博物馆”中展出,成为了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城中村的门牌墙:广州海珠区怡乐社区的新地标】

在广州海珠区怡乐社区,有一面特别的墙,它由2100多块来自不同城中村的门牌组成。这些门牌,是艺术家陈洲和张晓静夫妇多年收集的成果。他们的故事,就像这些门牌一样,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座“城中村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城中村的历史,也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新去处,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停下脚步,回顾那些曾经熟悉的角落。

陈洲和张晓静的行动是对城市记忆的一种珍贵保存。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中村往往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但它们却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博物馆”,公众得以窥见城中村的日常生活,理解那些在城市边缘生活的人群。

建议城市规划者和文化保护者能够更加重视这类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利用,让城市的发展与历史记忆和谐共存。

来源:和讯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情深酒香 文昌花瑞威士忌引来瑞典客人
  • 多地景区门票约满售罄 呼吁分流错峰出行
  • 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简介 麦当劳中国各地分公司陆续更名中
  • “200元拿不出手” 压岁钱成过年新焦虑?
  • 中国版39.88万元 现代IONIQ 5 N正式开启预售
  • 今起销售保险要录音录像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最新
  • 高峰期推迟、峰值更高……今年春运有这些新变化
  • 欧盟出新招 或用冻结俄资产的收益支持乌克兰
推荐内容
  • 升级搭磷酸铁锂电池 AION S MAX新增车型上市
  • 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正式出台 锂电池迎来市场
  • 一游客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场内投掷物品 被终身禁入
  • 乐视云计算现偷流量木马程序 员工内部偷植入获刑
  • 七国集团峰会引众怒 民众抗议战争呼吁贸易自由
  • 多地景区门票约满售罄 呼吁分流错峰出行